节点文献

我国生物固氮研究的现状和对策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季伦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

【摘要】 <正> 氮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元素,但占空气79%的氮气,却不能被高等动植物直接利用,只有某些原核生物(占生菌和细菌)才有将大气中的氮固定成氨的特殊本领。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域中,有的与豆科植物和某些非豆科树木共生形成根瘤固氮;有的则能自生固氮。据FAO 1995年估计,全球每年生物固定的氮量约2亿吨(折合尿素约4亿多吨),其中由植物根瘤菌所固定的氮素约占1.5亿吨,为宿主植物提供了大量氮源,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但是对那些不能与固氮微生物共生的植物,特别是非豆科的粮食作物、果树和蔬菜等,由自生固氮菌所提供的氮肥则有限。据计算每收获1吨小麦将自土壤中吸收20公斤,若每亩收获小麦400公斤,则需要8公斤,相当17公斤尿素(纯尿素的含氮量为46.6%)。由于氮肥在土壤中大量流失(反硝化、挥发,以及水冲洗等),当年为植物所能吸收的氮素还不到40%。因此每亩要施用40多公斤尿素

  • 【会议录名称】 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1998-09
  • 【分类号】S144.5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