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西安市春季大气细粒子的浓度水平及其水溶性组分的特征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沈振兴李丽珍杜娜张婷曹军骥李旭祥朱崇书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为了探讨西安市春季大气细粒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水溶性组分的特征及来源,2005年3—5月对西安大气 PM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市春季大气 PM2.5的质量浓度为159.9 μg·m-3。分析的11种阴阳离子(Na+、 NH4+、K+、Mg2+、Ca2+、F-、Cl-、Br-、NO2-、NO3-和 SO4-)浓度占到 PM2.5的30%,表明水溶性组分是大气细粒子的主要组成之一。NH4+、SO42-和 NO3-为水溶性离子的主要组分,其平均浓度分别为6.6、20.1和7.6 μg·m-3,在总水溶性离子中的百分比分别为12.4%、47.4%和16.9%,SO42-和 NO3-浓度与能见度有较好的负相关性,表明细粒子中二次气溶胶组分对能见度有显著的影响。阴阳离子的平衡和 pH 值的测定结果显示,西安市大气细粒子污染物为弱酸性。离子间的相关性分析揭示水溶性离子在颗粒物中主要结合方式为(NH42SO4、NH4HSO4、NH4NO3、KHSO4和 K2SO4。 Mg2+和 Ca2+的相关性也较好,其摩尔比率为0.07,小于中国北方沙漠和黄土的平均值(0.15),揭示二次扬尘和建筑扬尘等过程对 Ca2+的浓度影响较大。计算的 NO3-/SO42-浓度比值的均值为0.38。说明固定排放源(燃煤)对细粒子中水溶性组分的贡献大于移动排放源(机动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9942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D08);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西安交通大学自然基金项目(XJJ2004006)
  • 【会议录名称】 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7-01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X513
  • 【主办单位】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MAIRS)国际项目办公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