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 张巧俊; 袁海峰; 万婷玉; 赵英贤; 付静; 张慧;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了解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1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多项量表评分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月时各评定一次。对照组采用相关的药物治疗+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如:床上摆放良肢位、被动活动关节、桥式运动、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步态训练、偏瘫康复体操以及翻身、穿衣、进食和转移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个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给予系统的心理康复治疗,包括:(1)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使得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信任感;(2)健康教育:脑血管病防治常识、危险因素、影响康复的因素;(3)Beck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自信心的培养、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和行为,如何适应病人角色等;(4)家属教育:康复意识的宣传和如何在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5)对于SDS标准分≥50分,HAMD≥0分,同时其症状符合CCMD-3-R及ICD-10中抑郁诊断标准的同时给予百优解或赛乐特,10-20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结果:干预组患者的CSS、ADL、SDS以及HAMD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与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JP<0.05,P<0.001),显示心境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全面了解脑卒中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对他们早期进行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5-05
- 【会议地点】中国广州
- 【分类号】R473.74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广州市康复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