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磷酸镁骨粘合剂粘接骨折的实验研究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探讨磷酸镁骨粘合剂(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MPC)对骨折的粘接强度、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对动物体内电解质离子浓度的影响以及其粘接和降解吸收机理等。方法1、体外部分:用MPC骨粘合剂粘接固定新鲜猪股骨头骨折标本,粘合剂在不同条件下固化0.5小时、2小时、24小时后分别进行生物力学测试。2、体内部分:15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通过开放截骨法建立家兔双侧胫骨平台骨折模型。分别用MPC骨粘合剂和“L”形钢板固定,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组织学及电解质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治疗骨折的效果及对体内电解质的影响。结果体外部分:MPC骨粘合剂粘接新鲜猪股骨头标本在室温和37℃、100%湿度下固化24小时后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113.96±19.83N/cm2、117.16±23.29N/cm2,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7℃、100%湿度下固化半小时后平均抗拉强度为89.67±9.2 N/cm2,2小时后为113.19±13.06N/cm2,分别为24小时后的76.5%和96.6%。体内部分:6周后两种内固定方法都获得稳定的骨折愈合,没有发现骨折错位及延迟愈合;MPC骨粘合剂逐渐被吸收,其吸收速度和骨折的愈合速度相当,没有对骨折的愈合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在MPC骨粘合剂降解吸收的过程中,对体内电解质无明显影响。通过不脱钙病理切片可见MPC骨粘合剂和骨折断面之间通过凹凸不平的表面相互交叉固定并在远离骨折断面的骨小梁间也可看到粘合剂的降解碎块,故可以认为其粘接固定作用是通过物质表面之间的机械锁定而达到的并通过溶解吸收作用而逐步降解。结论MPC骨粘合剂具有一定的粘接强度、降解速度和骨折的愈合速度相当、对体内电解质离子浓度干扰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粘合剂,可以用于骨折的粘接固定。
- 【会议录名称】 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
- 【会议时间】2005-04
- 【会议地点】中国广西南宁
- 【分类号】R683
- 【主办单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