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425例中枢性协调障碍高危因素与临床分析
【作者】 肖华; 李小晶; 邹红梅; 程冰梅; 董海鹏; 冯志成; 刘莎;
【机构】 广州市妇婴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病因及早期表现,以期在异常姿势及运动障碍尚未出现或固定之前,能及早发现神经系统的损害,并早期干预、康复治疗患儿。方法对425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运动发育、反射发育、Vojta姿势反射发育及肌张力等方面的检查,结合母亲妊娠期及患儿新生儿期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主要病因依次为母亲妊娠早期感冒28.5%、早产20.7%、妊娠早期阴道流血20.5%、病理性黄疸18.8%、羊水浊16.7%、脐带因素14.8%、宫内窘迫10.6%等。最能引起家人注意的表现主要是易惊跳40%、睡眠少32.2%、昼夜哭闹不安20.9%等。体检除Vojta姿势反射异常外,尚有原始反射消退延迟37.4%,踝阵挛阳性10.1%,单侧巴彬斯基征阳性12.6%。结论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应引起足够重视,通过病因、早期表现及神经发育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脑损伤,从而阻断因脑损伤所致的各种功能障碍,使患儿的各种机能向正常方向发育。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康复医学会首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八届小儿脑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康复医学会首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八届小儿脑瘫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4-07
- 【会议地点】中国佳木斯
- 【分类号】R748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筹备组、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