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疆北部的两类埃达克岩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赵振华王强熊小林张海祥牛贺才许继峰白正华乔玉楼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摘要】 <正> 自2000年以来,我们相继在新疆北部西天山的阿吾拉勒、阿拉山口、阿尔泰的富蕴及东天山的土屋、延东等地,发现了埃达克岩及其家族的富铌玄武岩、富镁安山岩。在西天山阿吾拉勒和东天山土屋-延东,与埃达克岩相关发育了铜的成矿作用,土屋和延东的斑岩铜矿已达超大型规模。按其产出在造山过程中的位置,新疆北部的埃达克岩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俯冲-碰撞型和底侵(后造山)型,前者以阿拉套山的阿拉山口、阿尔泰富蕴和东天山七屋、延东的埃达克岩为代表,可以称为阿拉套型;后者以西天山的阿吾拉勒和东天山的三岔口埃达克岩为代表,可称作阿吾拉勒型,它们在产出时代、岩石类型及地球化学特征上均有一定差异。

  • 【会议录名称】 火山作用与地球层圈演化——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火山作用与地球层圈演化——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5-10
  • 【会议地点】中国广西北海
  • 【分类号】P588.1
  • 【主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IAVCEI中国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