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大地热流的变化与生态环境格局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匡耀求黄宁生胡振宇吴志峰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摘要】 <正>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以来大地热流的变化,试图说明其对生态环境格局与演变的关系。鄂尔多斯盆地可以划分为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三个区域,其大地热流平均值分别为56.3、67.3和65.3 mW·m-2,对应的生态环境格局也有明显的差异:西北部生态环境恶劣,荒漠化严重,有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原生沙地;东北部生态环境较好,但是受到西北部沙漠东侵的威胁;南部生态环境较好,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地热流每增加4~5 mW·m-2可使年均地表温度升高约1℃,使最低月均地表温度升高2℃以上。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平均大地热流比西北部高出1 mW·m-2,东北部年均地表温

【基金】 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2C32203)资助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3-09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宁波
  • 【分类号】P314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