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炔类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产卵忌避作用与触角电位反应
【作者】 万树青; 徐汉虹; 赵善欢; 尚稚珍; 刘准; 蒋志胜;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室;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多炔类(Polyacetylenes)化合物是植物与昆虫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抵御昆虫侵食作用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本研究以菊科植物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中的杀虫活性成分菌陈二炔为结构母体,人工合成了11个以多炔类化合物并探索合成的多炔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为开发新一代害虫控制剂进行多炔类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的产卵忌避与触角电位反应研究。 采用蜡纸接卵法,处理浓度为20ug/cm,分别在3天、4天、5天和6天调查蜡纸上的接卵数。结果表明,所测的11个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产卵具有一定的抑制使用,特别是化合物6(1-苯基-4-间-硝基苯基-丁二炔)和化合物9(1-苯基-4-4甲-丁二炔)对亚洲玉米螟产卵忌避作用明显,调查3天到6天的忌避率,化合物6分别为71,14%、80,00%,54.79%和59.42%,化合物9分别为85.71%、80.00%,61.27%和62.51%。 采用EAG监测系统,以顺-2-己烯-1-醇为标样,测得11个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成虫的触角电位值,发现受试的11个化合物对亚洲玉米成虫触角感受器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化合物6和化合物9,能诱发触角感受器产生动作电位,在10mg/ml浓度下处理,化合物6的触角电位相对值,雌、雄虫分别为68.22%和105.62%。化合物9分别为199.19%和220.62%。回归分析所测11个化合物产卵忌避活性与触角电位相关性,得到经与振幅值的回归式为Y=0.7982+2.6558x(r=0.6251),而忌率与触角电位反应相对值回归式:Y=38.1989+2.2150x(r=0.5999)。有关多炔类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产卵行为调控作用的生化及神经传导的编译机理正在研究之中。
- 【会议录名称】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0-10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宜昌
- 【分类号】S433.4
- 【主办单位】中国昆虫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