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稻田生态系统中稻飞虱卯寄生羹群溶优势种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毛润乾古德祥张古忍张文庆

【机构】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稻田生态系统包括稻田和非稻田两个组成部分,其中非稻田生境包括稻田周围的田埂、路边杂草地、沟渠、蔬菜地和果园等等,非稻田生境中的节肢动物群落称为稻田节肢动物的种库(species pool),稻田和种库中大敌群落的优势种对水稻害虫自然控制作用的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的结果表明,早稻移栽后,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 aparvatae Pang etWang首先进田,并成为群落重建阶段的优势种类,发展阶段和瓦解阶段,其优势种类为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Anagrus parani 1 aparvatae Panget Wang:晚稻中,重建阶段的优势种类为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发展阶段和瓦解阶段优势种为拟稻虱缨小蜂。田埂和路边非稻田生境中,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中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在整个水稻生长期中一直为优势种,优势度同稻田情况比较相近。稻田和非稻田生境之间的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优势种及其动态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田埂、路边杂草上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优势种作为种库中的优势类群,在稻田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重建阶段起着提供种源的作用,在群落发展阶段,稻田和周围非稻田生境中群落优势种的动态变化规律相近,直接或间接地对稻飞虱种群起控制作用;瓦解阶段,稻田生境中群落优势种率先向非稻田生境迁移,成为种库群落的优势种,也是次年早稻田重建群落的优势种类。

【关键词】 稻田生态系统稻飞虱卵寄生蜂种库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项目(397705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830040)
  • 【会议录名称】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0-10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宜昌
  • 【分类号】S435.112
  • 【主办单位】中国昆虫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