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支气管给予黄曲霉毒素G1对大鼠肺组织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 张祥宏; 申海涛; 吕平; 邢欣; 左连富; 严霞; 邢凌霄; 王俊灵;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实验病理研究室;
【摘要】 目的:探讨一次性支气管给予黄曲霉毒素G1(AFG1)对大鼠肺组织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T-Ⅱ)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按30μg/kg剂量经支气管一次性给予雄性SD大鼠AFG1 处理。处理1、3、7和14d后分别处死动物,以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流式细胞术(FCM)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AT-Ⅱ特异分化标志物SP-C蛋白的表达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P-C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AFG1处理后透射电镜观察可见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明显损伤,板层小体半数空泡化,多数线粒体肿胀、完全空洞化,甚至出现粗面内质网核糖体脱颗粒现象, 同时细胞表面微绒毛明显减少或消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FG1处理7d时SP-C蛋白标记指数(9.10±1.28)%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13.19±3.30)%,P<0.05],在其余三个时间点AFG1处理组SP-C蛋白标记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结果也提示AFG1处理 7d,AFG1处理动物肺组织SP-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相应溶剂对照组。FCM定量检测SP-C 蛋白表达结果与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相一致。RT-PCR结果显示给予AFG1作用后7d,大鼠肺组织SP-C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待14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一次性支气管给予AFG1对大鼠肺组织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作用7天时可降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特异分化标志物SP-C蛋白的表达。
- 【会议录名称】 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7-07
- 【会议地点】中国辽宁大连
- 【分类号】R99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