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重组人p53腺病毒逆转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体外研究
【作者】 吕汪霞; 苏丹; 冯建国; 牟瀚舟; 顾琳慧; 马胜林;
【机构】 浙江省肿瘤医院;
【摘要】 目的:为重组人 p53腺病毒应用于临床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患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 CCK-8试剂检测半数抑制浓度(IC50);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发生率;采用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的基因变化。结果:CCK-8试剂检测结果显示: H1299细胞 DDP 单独作用的 IC50为22ug/ml;在 rAd-p53联合作用后,H1299细胞 DDP 的 IC50 降低为5ug/ml,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1299细胞在 DDP 临床常规剂量10ug/ml 单药作用下的相对抑制率为27.5%,在 Adp53联合作用下其相对抑制率上升为81.8%(P<0.05)。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rAd-p53/DDP 组与DDP(10ug/ml)组比较: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 而处于 S 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rAd-p53/DDP 作用组与 Adp53单独作用组比较:各期细胞的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DDP(22ug/ml)组与 DDP(10ug/ml)组比较:处于 S 期的细胞百分比相近,而处于 G0-G1期细胞增多(P<0.05),G2-M 期明显减少(P<0.01)。药物作用48 小时后,rAd-p53/DDP 作用组与空白对照组、DDP(10ug/ml)组及 rAd-p53组比较其凋亡率均增加(P<0.05):而 rAd-p53/DDP 组与 DDP(22ug/ml)组比较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重组人 p53腺病毒单药作用后,p53信号传导通路芯片中有28个基因上调,61个基因下调,7个基因无变化,其中 p53基因大量表达。在两药联合作用下,DNA 损伤信号通路芯片结果显示导入的 p53基因激活了由 Fas/Apo-1/CD95系统、TNFR 超家族、Bcl-2/Bax 等所介导的凋亡通路,同时也上调了部分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结论:重组人 p53腺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有希望成为治疗临床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 【会议录名称】 2007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7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7-06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青岛
- 【分类号】R734.2
-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