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肿瘤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初步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徐琪邵莹刘虹任秀宝安秀梅戴荣增郝希山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免疫室

【摘要】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一类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其表面表达丰富的与抗原提呈有关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以及多种协同刺激分子,可捕获、加工、提呈抗原,在 T 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在体外扩增获得25例病理诊断为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 DC,并研究其特点。方法: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Ficol 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5H-RPMI 调整细胞浓度至 (1~2)×106/ml,37℃5%CO2孵箱孵育1.5小时。弃培养上清,剩贴壁细胞用含有1000U/mlrhGM-CSF 和500U/mlrhIL-4的5H-RPMI 在37℃5%CO2孵箱中培养7天。用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徽镜观察收获 DC 的形态,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表型。结果:从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校细胞中可得到约7%的 DC,纯度在51.28%~88.75%之间。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多数细胞贴壁,呈不规则树突状,混杂有少量单核细胞。电镜显示细胞表面粗糙,有大量突起和皱折。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诱导扩增后,DC 特异性表面标志物 CD40、CD86均呈显著性升高。CD40在51.2%~98.9% 之间,DC86在61%~99.8%之间。MHC-Ⅱ类抗原 HLA-DR 的表达量在75%以上。同时 CD3、CD14、CD56/16呈明显下调,CD4的表达亦有下调趋势。结论:体外培养可获得高纯度 DC,高表达 DC 特异性表面标志 CD40、CD86、HLA-DR。不同肿瘤患者 DC 得率表现出较大差异,反应出免疫功能的不同。本研究为 DC 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 【会议录名称】 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0-10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735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