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23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少见的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56年1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23例脾原发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中男性12例,女性11 例,平均年龄44岁。所以患者均以脾脏为首发表现,浅表淋巴结不大,剖腹手术时主要病变在脾脏及脾门淋巴结,少数病例周围脏器局限受累。23例均为术后病理确诊,病理类型均为 NHL,其中 B 细胞源性21例,T 细胞源性2例,按”国际工作规范”分类,高度恶性5例,中度恶性6例,低度恶性12例。按 Ahman 脾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8例、Ⅲ期6例。23例均行外科手术探查,其中22例切除肿瘤,1例因肿瘤巨大且与周围脏器粘连侵犯固定,无法切除而取活检,术后均行 COP 或 CHOP 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常规随访,随访率为100%。5例术后生存不足1年,6例2年内死亡,6例术后生存5 年以上,2例术后4年、1例术后2年、3例术后1年至今健在。术后5 年生存率Ⅰ期为50%,Ⅱ期为40%,Ⅲ期为16%。结论:本病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 B超、CT 等检查。因脾原发恶性肿瘤中淋巴瘤最多见,所以在辅助检查中提示脾恶性占位时,应首先考虑恶性淋巴瘤的可能。病期的早晚影响其预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对Ⅰ期患者行单纯脾切除,Ⅱ、Ⅲ期病人争取作联合脏器切除和相应的淋巴结清除,所有患者术后均应辅助化疗或放疗。
- 【会议录名称】 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0-10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733.2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