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树突状细胞治疗野生型B16与TNF转染B16观察
【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
【摘要】 目的:肿瘤细胞靶向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为了提高基因治疗的效果, 发挥 DC 瘤苗的优势,本课题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基因治疗与 DC 瘤苗主动免疫结合起来,探索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新方法。方法:用 Lipofectamine 把携带 mTNF-αcDNA 的表达质粒 pmTNF -α导入小鼠 B16黑色素瘤细胞,经 G418筛选三周后挑取抗性克隆 (T-B16),利用 TNF-α对 L929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检测其上清中 TNF -α含量(MTT 法),观察 T-B16的特征及致瘤性。以野生型 B16及 T-B16细胞建立肿瘤模型,用相应肿瘤细胞裂解物体外冲击致敏的 DC 进行免疫治疗,比较 DC 疫苗对两种移植瘤的免疫治疗效果。结果:获得一株持续分泌 mTNF-α的细胞株 T-B16。与亲代野生型 B16(W-B16)相比,T-B16黑色素瘤出瘤时间晚,接种 T-B16黑色素瘤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p<0.01)。用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 DC 治疗接种 W-B16和 T-B16细胞的小鼠,治愈率分别为12.5%和 50%,中位生存期分别延长了3天和18天。结论:肿瘤细胞靶向的 mTNF-α基因治疗联合瘤抗原致敏的 DC 治疗,是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 【会议录名称】 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0-10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730.5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