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结直肠癌组织CEA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陈功万德森林奕中詹友庆潘志忠周志伟陈映波侯景辉林素暇吴秋良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腹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摘要】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189例结直肠癌组织CEA的表达情况(强度及方式),分析组织CEA与结直肠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重点研究其对预后的影响。材料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189例结直肠癌组织CEA的表达强度和方式,并用SPSS6.0软件在计算机上统计,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生物学各项指标的关系,包括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病理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前肝转移、术后转移复发、疾病分期、生存期及术前血CEA。结果 CE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粘膜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P<0.001);在正常粘膜主要是以腔缘表达为特点的极向型表达(82.8%),阳性率为98.8%,主要为弱阳性(37.7%)和中等度阳性(57.5%);在癌组织主要是以胞浆表达为特点的弥漫型(60%)和混合型(37.8%)表达,阳性率96.3%,多为强阳性 (52.4%)和中等度阳性(36.5%)。结直肠癌组织CEA与肿瘤大体类型和大小无关(P>0.05);癌组织CEA的强度及表达方式是反映结直肠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与肿瘤病理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前血CEA水平、术后转移复发及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肿瘤分化越差, 癌组织CEA表达越强,分布越弥漫;癌组织CEA表达强者较表达弱者具有更深的肠壁浸润、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率、更晚的分期以及更短的生存期;癌组织CEA呈弥漫型强表达者其术前血CEA阳性率和水平均较高;术前血CEA阳性且癌组织CEA呈弥漫型强阳性表达者术后转移复发率最高(50%),生存期最短(21个月)。结论沿腺腔缘呈线状极性分布是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CEA的正常表达方式,而CEA失去极性,弥漫分布于胞浆及分泌物、间质内才是癌组织表达的特点;组织CEA的强度及表达方式是反映结直肠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指标;组织CEA与血CEA联合测定将更好地反映预后,术前血CEA阳性且组织CEA呈弥漫型强阳性表达预后最差。

  • 【会议录名称】 第六次全国大肠癌会议暨中日韩大肠癌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六次全国大肠癌会议暨中日韩大肠癌会议
  • 【会议时间】1998-09
  • 【会议地点】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 【分类号】R735.3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