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P53基因与大肠癌化疗药敏的关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灏郁宝铭郑民华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摘要】 目的 P53基因被认为是引起细胞凋亡的重要基因之一,并在大肠癌患者中突变率高。突变的患者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原因之一可能为P53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本文通过研究P53基因与目前大肠癌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淀(5—Fu)及羟基喜树碱(HCPT) 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讨P53基因与大肠癌化疗药敏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1997 年1月至7月,取我院外科行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39例,用PCR—SSCP法对P53基因第5~8 外显子进行检测,同时制备肿瘤单细胞悬液,加入5—Fu(10Ng/ml),5—Fu(10/μg/ml)+甲酰四氢叶酸钙(FA5μg/ml),HCPT(0.1μg/ml)及HCPT(0.1μg/ml)+丹参(6μl),用TdT法(DNA断端标记法)分析上述药物对大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大肠癌P53基因突变率为43.6%(17/ 39),药物作用15h后行TdT法检测发现,5—Fu的凋亡率为22.15±7.84%,5—Fu+FA为25.17 ±8.83%,HCPT为22.59±10.47%,而HCPT+丹参则为31.85±14.78%。当按P53基因突变与否分成P53基因突变组及未突变组后发现,P53基因突变组的细胞凋亡率均小于未突变组(5—Fu 为16.4% vs 26.6%,5—Fu+FA 18.5% vs 30.4%,HCPT为17.3% vs 26.7%,HCPT+丹参 24.2% vs 37.8%,P<0.01) 结论 5—Fu与HCPT均通过诱导大肠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治疗作用,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对大肠癌常用的二种化疗药物均不敏感,提示P53基因与大肠癌化疗药敏有较密切的关系。

  • 【会议录名称】 第六次全国大肠癌会议暨中日韩大肠癌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六次全国大肠癌会议暨中日韩大肠癌会议
  • 【会议时间】1998-09
  • 【会议地点】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 【分类号】R735.34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