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增敏过氧化氢氧化四溴荧光素催化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铋(Ⅲ)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志明朱国辉陈翠莲黄晓梅刘佳铭

【机构】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漳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摘要】 基于加热和pH=5.50的条件下,CPC(十六烷基氯化吡啶)能增敏Bi(III)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四溴荧光素(HFInBr4)使其荧光信号剧烈降低,据此建立了CPC增敏过氧化氢氧化HFInBr4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Bi(III)含量在4.0-1000.0 fg/mL范围内与△F值符合比尔定律,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83.12+0.3181 C Bi(III)(fg/mL),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0.45fg/mL。对4.0 和1 000.0 fg/mL的Bi(III)进行测定, RSD%分别为2.7%和3.8%。本催化反应对Bi(III)为一级反应; k=7.3×10-4/s,E=28.37 KJ/mol。与不加CPC相比较,增敏11倍。本方法用于人发样与水样中痕量Bi(III)的测定,结果满意。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C0110028,C 0510028,D 0510027)资助
  • 【会议录名称】 第七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七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7-04
  • 【会议地点】中国海南三亚
  • 【分类号】O657.3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