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几种固沙荒漠藻的温度适应性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伟波李敦海胡春香刘永定沈银武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研究了室温培养条件下三种荒漠结皮优势蓝藻——具鞘微鞘藻 (Microcoleus vaginatus)、爪哇伪枝藻(Scytonema javanicum)、纤细席藻(Phormidium tenue)的生长特性,不同温度(2,5,10,15,25,35℃)、开放式培养状态下三种蓝藻的生长状况及形态差异,以及爪哇伪枝藻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培养条件下的光合活性、光合色素含量以及伪枝藻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具鞘微鞘藻、爪哇伪枝藻适温范围较广,开放式培养中不易被细菌污染,因而可作为固沙藻种培养使用,纤细席藻虽然在室温下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迅速,但开放式状态下培养容易受到细菌污染难于进行持续的大量培养:作者推测这或许与其藻丝体胞外多糖组成成分有关,此藻株难以作为固沙藻种使用:爪哇伪枝藻短期培养(18 天)宜选择相对较高的培养温度(25-30℃),而长期培养(30天)宜选择相对较低的培养温度(15-20℃)。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1701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国家民用航天和载人航天工程计划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2007-08
  • 【会议地点】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 【分类号】Q945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