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典型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
【机构】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摘要】 <正>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残留期长、易生物蓄积、高毒,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POPs的生态毒理效应与机制研究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厦门大学近海海洋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对这一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系统调查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河口港湾POPs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化学、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多种生物标志物(抗氧化防御系统、贻贝生长指数、DNA损伤、鱼卵及胚胎发育异常、代谢产物、卵黄蛋白原等)的分析方法,并应用这些生物标志物,从生物学不同水平和层次,探索研究了 POPs对海洋经济动物的生态毒理效应。
- 【会议录名称】 有机污染环境化学前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集
- 【会议时间】2006-05
- 【分类号】X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