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北京八宝山断裂带地震前兆异常和近期构造活动关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杨景春林伟凡蒋铭李格平

【机构】 北京大学北京市地震队

【摘要】 根据地质、形变测量、地下水和小震活动等资料,对八宝山断裂带的近期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和小地震活动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从七二年到七六年唐山地震前,八宝山断裂活动方式可分为两个阶段, 七三年九月以前为张顺扭,七三年九月到唐山地震前为压反扭,其中有短期加速活动时期。断裂加速活动过程中,在八宝山断裂西盘,三口基岩深井地下水位的升降有明显的从南向北逐渐变化特点。七三年六月,南部歇息岗井水位开始上升,七月大灰厂井水位上升, 十月板桥井水位上升。另一次是七五年四月,尚部歇息岗开始下降,五月大灰厂一带发现形变测量明显变化,七月北部板桥井水位下降。这种现象解释为八宝山断裂蠕动是从南向北逐渐传递造成的。近十几年来,八宝山断裂带附近的小震活动集中在北西向的南口——孙河断裂以南。这是由于八宝山断裂蠕动在向北传递过程中,受到北西向的南口——孙河断裂阻挡,应力集中,并以小震形式释放能量。最后讨论了八宝山断裂带附近小震震源深度从地表往深处去向西倾斜,是反映八宝山断裂的断面在地表倾向东南,向深处转向西。

  • 【会议录名称】 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1979-10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315.72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