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国近年九次强震的构造分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马宗晋杨懋源

【机构】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摘要】 研究地震的构造分类主要分析了两组内容。(一)蕴震构造及其组合方式:单一断裂带内部及其端部、双向断裂和多向断裂的交接部位都可形成应力集中,构成蕴震应变能的局部积累;(二)断错的力学机理:原有裂面的再错动、裂面尖端的新伸展、断裂滑动中阻体(未断错岩块)的错碎。主要根据(一)的分析,配合考虑 (二)提出以下的主要蕴震构造类型。 A 型,单断走滑型,以单一断裂扭变带中的闭锁段或其尖端为积累点。多为单主震、余震少衰减快;前兆、等震线和余震均主要呈单轴分布。炉霍、通海等震可属此类。 B 型,双断交错型,以双向断裂交接部位为主要积累点。主余震或双主震为多,余震一般多于 A 型;前兆、等震线和余震多呈双轴分布,昭通、渤海、海城、松平等震属此类。 C 型,多断迭错型,以多条断裂的多个交接部位为主要积累点, 往往表现多主震、余震持续长且其时空分布起伏变化大,震兆、等震线和余震在极震区表现复杂。邢台、唐山等震可属此类。龙陵地震可属准均质岩体压裂型,较少见。历史强震的等震线和序列表现多可与 ABC 三型比较,反映上述分类具一定普遍意义。

  • 【会议录名称】 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1979-10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315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