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地-空界面天然中子辐射场的研究及其意义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葛良全赖万昌林延畅叶圣钢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应用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摘要】 <正> 1.地-空界面中子辐射场的来源地-空界面上天然中子的来源,可分为四部分: (1)入射宇宙中子流(或称大气中子),它是初级宇宙线的核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空气的原子核(主要是N与O)相互作用的产物。(2)反射宇宙中子流,它是地、空界面上升中子流的主要部分,是由入射宇宙中子与地表介质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或者非弹性碰撞,反射出地面的中子。(3)宇宙射线中其他粒子与地表介质的核作用产生的中子。(4)天然放射性产生的中子和某些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因此,在地、空界面上,某一时间内中子辐射场的强弱和中子能谱的分布除了与初级宇宙线的强度有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
  • 【会议时间】2002-10
  • 【会议地点】中国北海
  • 【分类号】P422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