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川西大邑地区晚白垩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摘要】 <正> 川西前陆白垩系-第三系盆地发育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南东侧,是与龙门山推覆构造紧密相关的一个作北东向延伸的推覆构造带前缘的前陆盆地带。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川西前陆白垩系-第三系盆地在北部的断层和褶皱轴走向几乎全部为N45°E,而在南部其断层和褶皱轴走向大致变为N30°E,有些学者由此认为龙门山断裂造成了川西前陆盆地自北向南发生了15°的逆时针旋转。Enkin等(1991)在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西侧的飞仙关剖面开展了晚白垩世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其晚白垩世的极位置与中国其他地区获得的晚自到世古地磁极存在一明显的偏角差,因而认为雅安地区以西(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西侧)地区在龙门山断裂的作用下晚白垩世以来发生了逆时针旋转作用。川西地区这种逆时针旋转作用是否存在,有待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东侧的晚白垩世古地磁结果证实。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
- 【会议时间】2002-10
- 【会议地点】中国北海
- 【分类号】P318.44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