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潜在震源区的模糊综合评判
【机构】 兰州地震研究所;
【摘要】 <正>中国及邻区位于西太平洋地震活动带与欧亚地震活动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分布广泛。对潜在震源区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潜在震源区是指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区域。根据现有资料,我国境内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主要与地质构造、尤其是活动构造带关系密切。以往在潜在震源区评价时,也主要考虑到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地震烈度,地震分布,地球物理场特征等。后来,为了面向大量的中小型抗震设计的需要,使用了地震危险性概率综合评定,判断衰减模型的衰减长轴方向,进而判定潜在震源区,并定为1950年的10%超越概率为基准值。
- 【会议录名称】 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1998-10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P315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