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国西部地区的迟发展效应、后发优势及创新对策研究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摘要】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东、西部地区间明显呈现出发展趋异的“马太效应”。究其原因,除了资源与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人口压力等因素以外,迟发展效应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及其累积循环作用机制已成为限制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给出迟发展的概念后,从狭小的贸易市场,短缺的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生产要素沿空间梯度的逆向流动,不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利益关系,国外及东部发达地区的示范作用及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等各个方面分析和认识迟发展效应对西部地区的不良影响;并指出由于迟发展效应,两者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谈不上平等竞争的发展机会,而且在累积循环作用下,东部地区继续超前发展,西部地区愈加落后,进一步使其发展陷入了艰难的困境。 然而,迟发展效应中还包含着对迟发展的西部地区的有利因素,如可以节约投资、少走弯路,直接引用和借鉴国外及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直接走技术创新之路等;文章从
- 【会议录名称】 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1-08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F127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