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洋壳伸展过程中变形构造及其对最大力矩准则的验证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郭召杰史宏宇张志诚

【机构】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摘要】 <正>新疆甘肃交界处的红柳河蛇绿岩中辉长岩层中发育了糜棱面理、伸展褶劈理和韧性以及韧-脆性和脆性正断层等典型的伸展构造。红柳河蛇绿岩中的伸展变形构造运动学特征与碰撞期其它构造要素不一致。另外,该地区碰撞后的改造主要是以脆性为主的变形为主,也不可能形成辉长岩的糜棱岩化和相关的韧性变形。红柳河蛇绿岩早已得到确认,不是原地岩浆侵位的侵入岩体,因此上述变形构造也不是岩浆侵位过程中形成的局部构造。当然,现在所见的蛇绿岩伸展变形构造的原始方位及其运动学特征,由于受洋盆闭合和蛇绿岩构造侵位过程的影响已难以恢复,但根据其与堆晶层理的关系,如糜棱面理基本平行于堆晶层理、由韧性和韧脆性正断层等确定的最大主应力基本保持垂直于堆晶层理,可以基本确定伸展构造发生的应力状态:伸展方向平行堆晶层理方向而最大主应力基本垂直于堆晶层理。根据现今大洋盆地中大量伸展构造发现的事实,可以认为红柳河蛇绿岩中的伸展构造发生于古洋壳生成扩张阶段,其构造现象也与国外典型蛇绿岸中的伸展构造相似。

  • 【会议录名称】 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6-0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542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