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国东部A型花岗岩物质来源多样性的O-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魏春生郑永飞赵子福J.W.ValleyM.J.Spicuzza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化学地对动力学研究实验室Department of Gelolgy & Geophysics,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WI 53706,USA

【摘要】 <正> 虽然现代花岗岩研究普遍接受岩浆假说,但是关于岩浆起源与成因却一直存在激烈争论和不确定性。目前对A型花岗岩的研究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成因观点,即地幔岩浆直接分异假说和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假说。为澄清上述模糊认识,选择了沿中国东部大陆边缘NE向拉张性构造活动带分布的晚中生代碾子山、山海关、崂山、苏州以及魁歧A型花岗岩体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锆石δ18O、全岩Rb-Sr和Sm-Nd以及钾长石普通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利用激光氟化技术对中国东部五个有代表性A型花岗岩体37件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共获得98个高质量锆石δ18O实验数据。相对于正常地幔锆石δ18O值5.3±0.3‰而言,中国东部A型花岗岩锆石δ18O值普遍偏低,从碾子山岩体3.79±0.40‰变化至崂山岩体5.05±0.14‰。除碾子山岩体两个样品外,其它所有测定的锆石与石英之间达到并保持了氧同位素高温平衡分馏关系。利用氧同位素

  • 【会议录名称】 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3-1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597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