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低渗透碎屑岩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研究——以新疆火烧山油田平地泉组H3为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赵伦王志章苏晓军

【机构】 石油大学

【摘要】 1.区域地质火烧山油田为一典型的构造裂缝性油田,在H3沉积时期发育的主要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发育的砂体类型主要有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间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河口坝砂体、远砂坝砂体。2.基质储层特征研究区孔隙度分布于0.15-30.3%,平均值为9.600%,集中分布于6%-12%。为低孔、特低孔储层为主。饱含油级别储层孔隙度集中分布在14%~17%之间,均值为14.23%;含油级别储层孔隙度集中分布于8%-14%,均值为11.36%,油浸级别和油斑级别储层孔隙度呈多峰状分布,均值分别为12.41%、11.99%,油迹级别和荧光级别储层,均值分别为8.26%、7.05%。在综合评价中选取基质储层的沉积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泥质含量五个参数,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把基质储层分为五类进行评价。3.裂缝储层特征及评价(1)裂缝发育程度通过FMS、FMI和常规测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深浅电阻率差异、扩径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裂缝的发育程度。用RTC1、RTC2、RIC1、RIC2、DCAL等参数来描述裂缝的发育情况。通过利用取心井、FMI、FMS严格刻度,充分表明,在RTC1、RTC2、RIC1、RIC2、DCAL诸项参数中,以RTC1、RTC2最能反映裂缝发育程度。(2)裂缝描述参数在火烧山油田利用FMI测井信息标定常规双侧向测井信息来定量评价储层的裂缝。定量计算出裂缝的相对发育程度、裂缝的平均发育程度、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裂缝开度、裂缝视延伸、裂缝视切深等参数。最后选取表征裂缝发育程度最好的三个参数:裂缝平均发育程度、裂缝相对丰度以及裂缝孔隙度,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裂缝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将裂缝储层分为五类。4.裂缝性油藏综合评价作者认为火烧山油田H3层裂缝是非常发育的,但并非在全区均发育。该层是以双重孔隙介质储层为主,伴随油田开发,裂缝发育区均不同程度地水淹或水窜。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将裂缝发育与储集性能有机地迭加在一起,方可有效地评价裂缝性储层,指出潜力区指出,并裂缝发育中等,储集性能好和裂缝发育但含水较低的层段及区域是潜力区段。

  • 【会议录名称】 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2-09
  • 【分类号】P618.13
  • 【主办单位】CNPC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