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加强基础及理论研究以发展的科学观研发新世纪稀土钢
【机构】 东北大学理学院;
【摘要】 我国2003年钢的产量已达到2.15亿吨/年,但进口的钢材也高达0.35亿吨,这两者均居世界首位,确实可谓“是钢铁大国,但还不是钢铁强国”;而国产的功能材料,则长期一直存在“三性”(即均匀性、稳定性、一致性)差的问题,我国材料(包括其工艺)方面的科研成果,也普遍存在成熟性差的问题等等。以至我国自己享有知识产权的材料太少,“我们很多工业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而我们出口的价格只有人家的十几分之一、甚至是儿十分之一”。文章把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归结为以往我国材料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太薄弱;并指出,重视与加强基础及理论研究,早已是国外现代大企业发展材料的基本方法,还结合和分析了20世纪金属工程材料的发展历程,从认识论上对此做了阐述。
- 【会议录名称】 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4-1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F426.3
- 【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