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不同形貌纳米氢氧化镁的可控合成及其应用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摘要】 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共同作用下,以氯化镁为镁源,氨水和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溶液沉淀法分别合成了针状、片状和棒状三种不同形貌的纳米氢氧化镁粉体。应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电镜、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方法表征了纳米微粉的结构和形貌。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针状微粒在短轴方向尺寸为6~9nm,在长轴方向足寸为50~100nm。最大片状形态微粒的直径约350nm,厚度约50nm。棒状形态微粒的直径约100nm,长度为3μm左右。通过控制合成温度,反应物浓度,滴加速度,助剂用量可以有效控制氢氧化镁微粒的形貌和粒径大小。初步应用结果表明,片状纳米氢氧化镁与EVA共混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比由1~2微米的氢氧化镁的制得材料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 【会议录名称】 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
- 【会议名称】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
- 【会议时间】2003-09
- 【会议地点】中国南京
- 【分类号】TB383
- 【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