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希来张静

【机构】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摘要】 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黑土滩”退化草地的现状、区域分布以及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黑土滩”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海拔范围、区域特征和独特的气象条件.整个过程的主导因素是人为过度放牧,导致秃斑地的形成;害鼠破坏、风蚀、水蚀和冻融剥离等自然因素起到加速“黑土滩”的形成作用.

  • 【会议录名称】 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0-10
  • 【会议地点】中国甘肃兰州
  • 【分类号】S812
  • 【主办单位】中国草原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