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电烧伤微循环障碍及机制的系列研究(之六)——实验高压电烧伤深筋膜微循环动态变化及意义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庆富梁彦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

【摘要】 <正>目的:研究肢体高压电烧伤后外周组织微循环变化规律。方法:成年健康家兔28只,体质量在2.5~3.0kg,随机分为高压电烧伤组(简称“实验组”) 和假高压电烧伤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14只。用1%戊巴比妥钠溶液(30mg/kg)麻醉家兔,四肢固定于动物实验台上,75%酒精消毒预观测区(左侧第三跖趾关节),沿左第三跖趾关节背侧做一长1.5cm 纵行切口,在生理盐水点滴的情况下逐层分离肌腱表面的疏松组织,暴露伸趾肌腱,缝合固定皮缘,制成肌腱外侧深筋膜微循环观测窗。将实验组家兔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7-1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647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