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承文刘世和薄丽津秦爽刘旭平代芸王建祥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摘要】 <正>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特点是出血倾向严重,常易并发DIC导致早期死亡。现已明确,t(15;17)易位是其特征性染色体异常,并在分子水平上导致PML/RARα融合基因形成。然而资料显示,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技术仅能在70-80%的APL患者中检出t(15;17)易位,而分子检测,几乎100%的APL患者均具有PML/RARα融合基因。同时,某些涉及15和17号染色体的变异复杂易位只有依赖分子检测方法证实。因此分子检测是确诊APL的重要依据。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近几年开展的新的分子遗传学技术,以其直观、快速、敏感性高和方便灵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目的为进一步明确临床上表现为APL特征而核型分析正常或非典型t

  • 【会议录名称】 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
  • 【会议时间】2003-11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R733.71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