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褪黑素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动脉反应性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邢邯英凌亦凌黄新莉孟爱宏王秋红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褪黑素(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循环血管反应性有何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LPS组:LPS 4mg/kg,i.p.;(2)LPS+MT组:MT在给予LPS之前30min和之后60min,各5mg/kg,i.p.;(3)MT组:MT5mg/kg,i.p.,90min后再次给予;(4)对照组:与LPS等体积生理盐水,i.p.。分别于LPS或生理盐水给予后6h、MT组第二次给药后5h处死大鼠,快速制备各组肺动脉血管环(PARs)和胸主动脉血管环(TARs),应用血管张力测定技术检测各组PARs和TARs对新福林(PE)、乙酰胆碱(ACh)的收缩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为探讨NO,CO在其中的作用,用诱导型NO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或血红素氧合酶-1(HO-1)抑制剂锌卟啉原(ZnPP)分别孵育20分钟后再次测定PARs和TARs对PE、ACh的张力变化。制备各组肺动脉组织匀浆,测定SOD、MDA和NO含量变化。制备扫描电镜标本,观察肺动脉超微形态学变化。结果:LPS使PARs对ACh (10-6mol/L)的舒张反应降低,但对PE的收缩反应无影响,而在TARs LPS组收缩明显受损,舒张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加用MT后,PARs对ACh的舒张反应和TARs对PE的收缩反应均增高。用AG、ZnPP预孵育20min后,LPS组和LPS+MT组的PARs和TARs对PE的收缩反应明显提高,其中LPS组PARs对ACh的舒张反应较对照组降低,其余各组对ACh的舒张反应无显著改变。LPS组肺动脉组织NO、MDA含量显著增高,SOD活性显著下降。LPS+MT组与LPS组比较SOD活性显著增高,MDA水平显著降低,但NO水平与LPS组比较无显著变化。电镜观察,LPS组肺动脉内皮细胞严重受损,而MT可减轻内皮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MT可逆转LPS诱导的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受抑,改善主动脉对缩血管剂的低反应性。本实验提示MT对iNO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T的保护机制与NO有关;CO可能参与形成LPS诱导的体循环低血压,但在肺循环CO与NO及MT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MT的保护机制还与其提高抗氧化酶SOD的活性,对抗脂质过氧化使MDA含量减少有关。

【关键词】 褪黑素内毒素血症肺动脉反应性
  • 【会议录名称】 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3-09
  • 【会议地点】中国成都
  • 【分类号】R363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缺氧和呼吸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