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刺激舌下神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胡良冈徐晓梅王良兴龚永生范小芳

【机构】 温州医学院肺心病研究室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摘要】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由于睡眠时气道反复塌陷引起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此类疾病可造成多系统功能障碍,是肺心病、心、脑、肾血管疾病,可并发红细胞增多、继发性高血压、肺原性心脏病、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睡眠期心律失常,血液粘滞性较高及内分泌、脂肪生长激素代谢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目前对OSAS的治疗方法较少,通常采取手术治疗和非手术保守治疗。由于OSAS患者的年龄大部分超过45岁,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性及不良反应,绝大多数患者更易于接受非手术治疗。电刺激颏舌肌可以明显改善上气道阻力。在睡眠状态发生呼吸暂停后给予适当的电刺激可使颏舌肌收缩,舌体前移,咽腔相对扩大,防止了舌根后坠,咽壁塌陷造成的阻塞。这样可有效地降低呼吸暂停次数和呼吸暂停的时间。方法:我们采用更好的“Lilly”波形电刺激方法,进行无创经皮电刺激;由微电脑进行智能化监测对患者自动监测,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时及时给予适当的电刺激信号;微电脑进行智能化监测和管理,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分析给出最佳的电刺激参数。对象:我们对22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给予经皮无创电刺激舌下神经分支,采用分夜监测的方法,在治疗前后分别监测多导睡眠图。结果:22名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7名,好转2名,无效3名,有效率77.27%,治疗后的呼吸紊乱指数(RDI)、SaO2<90%所占比例、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氧减指数、最大氧减、最大氧减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Ⅲ+Ⅳ+REM期/总睡眠时间(TST)亦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1),Ⅰ+Ⅱ期/TST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睡眠结构改善,而微觉醒指数无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07)。结论:经皮同步无创“Lilly”波形电刺激支配颏舌肌的舌下神经分支是一种有效的、有临床价值的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方法

  • 【会议录名称】 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3-09
  • 【会议地点】中国成都
  • 【分类号】R56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缺氧和呼吸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