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适于AFLP分析的桃幼叶DNA提取方法研究

DNA EXTRACTION METHOD FOR AFLP ANALYSIS IN TENDER PEACH LEAVE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富荣陈青华姜立杰佟兆国章镇赵剑波

【Author】 WANG Furong~1, CHEN Qinghua~2, JIANGLijie~2, TONG Zhaoguo~1, ZHANG Zhen~1, Jiang Lijie~2, ZHAO Jianbo~(2*)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2 Institute of Forestry and Pomology, Beij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所研究所

【摘要】 <正> 以南山贡桃、中宁毛桃和白星桃三个桃地方品种的幼叶为材料,分别采用了常规SDS法、常规CTAB法、SDS-CTAB结合法和改良CTAB法对其基因组总DNA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常规SDS法提取的DNA虽然产率最高(表1),三个品种平均达84.141μg·g9-1),但由于A260/A280比值小于1.70,说明蛋白质、酚等杂质没有去除干净;且所提取的DNA呈粘稠状的浅褐色沉淀,难以溶解: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DNA带不及改良CTAB法亮,可能是未去除的多糖类物质影响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定量分析。常规CTAB法和SDS-CTAB结合法提取的桃基因组DNA,A260/A280比值在2.0左右,虽然蛋白质等杂质去除较干净,但电泳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对多糖类物质的去除能力仍然有限,且提取效果重复性较差(图1);而改良CTAB法提取DNA完整性较好,杂质少,无降解现象,A260/A280平均比值为1.89,RNA去除干净,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通过基因组DNA-AFLP指纹图谱分析,完全满足实验要求(图2)。

  • 【会议录名称】 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5-11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武夷山
  • 【分类号】S662.1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作物生物技术分会、中国原子能农学会辐射与航天育种专业委员会、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