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大豆SMV3号株系抗病基因的SSR标记
【作者】 滕卫丽; 李文滨; 韩英鹏; 赵桂云; 邱丽娟; 常汝镇;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摘要】 <正> 大豆花叶病毒(Potyviridae,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于各大产区,可导致产量降低,籽粒品质变劣即产生褐斑粒或黑斑粒(种皮产生斑驳),严重影响着大豆的经济价值。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SMV病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但传统的育种方法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大豆生产对新品种的需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日益发展,利用RFLP、AFLP、RAPD和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寻找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从而进行抗性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国内外学者采用RFLP、AFLP和RAPD技术应用于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研究较多(郑翠明,2001;东方阳,2002;Yu,Y.G et al,1994),而应用重复性好且成本适中的SSR技术则很少。
- 【会议录名称】 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5-11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武夷山
- 【分类号】S565.1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作物生物技术分会、中国原子能农学会辐射与航天育种专业委员会、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