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大豆叶片暗诱导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赵琳李文滨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摘要】 <正> 大豆品系L13与另一对照大豆品种通过暗处理,分别提取叶片RNA,利用SMART技术合成cDNA,然后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和利用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筛选消减文库,寻找暗诱导差异表达的EST片断。目的是发现一些与暗诱导处理相关的大豆基因。实验获得69条EST序列,除去接头序列后进行GenBank nr(非冗余核酸数据库)Blastn和Blastx检索。结果显示:消减文库中有19个片段能够找到与之同源性较高的已知基因,其中2个功能未确定;Blastn检索EST数据库,有38个EST找到与之匹配的同源EST片段,其中23个EST片段功能无法推测。通过对检索结果进一步分析,对可能来自同一基因的可能一致的序列进行合并,最后得到48个代表不同基因的非重复序列片段,其中大豆来源的基因片段有41条。Blastn(EST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其中有2个片段未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大豆EST序列,可能为新发现的EST片段。登陆到GenBank的序列有16个,其序列号为DR007276-DR007290和DR010177。进而,通过RACE法克隆出GAMYB和AP2两个与大豆光敏感有关的转录因子全长基因,并在GenBank上登陆。我们将所发现的与暗诱导相关的EST分为以下3大类:

  • 【会议录名称】 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5-11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武夷山
  • 【分类号】S565.1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作物生物技术分会、中国原子能农学会辐射与航天育种专业委员会、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