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大血小板比率检测及临床意义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徐朝李军郭志强杨梦迪凤容娇王顺涛

【机构】 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检验科

【摘要】 目的探讨大血小板比率(P-LCR)与血小板计数之间的关系及大血小板比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SysmexSF-3000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1000例健康成人的血标本,根据报告的血小板数及大血小板比率,用Excel统计学软件统计大血小板的参考范围。随机选用我院住院病人高血小板组100例、正常血小板组200例、低血小板组200例进行大血小板比率统计分析,同时对其中126例低血小板且大血小板比率异常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健康成人大血小板比率的参考范围为8.5%~17.1%;而低血小板组住院患者大血小板比率[(15.2±9.4)%]较正常血小板组[(9.1±4.3)%]显著增高(P<0.05),高血小板组住院患者大血小板比率[(6.2±3.4)%]较正常血小板组[(9.1±4.3)%]显著降低(P<0.05);在低血小板组大血小板比率异常者中,外伤失血和肿瘤病人大血小板分别占17.5%和19.0%。结论血小板计数与大血小板比率之间存在非线性负相关关系,大血小板比率检测是对血小板分析的重要辅助参数,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外伤失血和肿瘤病人大血小板比率一般会升高。

  • 【会议录名称】 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6-05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分类号】R446.1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