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复合纳米银凝胶修复电损伤后骨骼肌的实验观察
【作者】 汪道新; 张力勇; 朱美抒; 王峰; 范锟铻; 张悦安; 许晓光; 李伟萍; 余旭明; 陈力莹; 陈万安; 鲁延林; 徐旭;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
【摘要】 目的:观察复合纳米银修复电损伤后肌组织效果。方法首先建立兔后腿趾长伸肌微型高压电损伤模型。将新西兰兔45只分为3组。组1,损伤处应用复合纳米银凝胶治疗,每天涂药一次,连续7天;组2,损伤处单用纳米银凝胶治疗,余同组1:组3,损伤处单用纳米级甲壳素溶液。伤后3、7、14、21和28天分别解剖观察,切取标本做 HE 染色光镜学和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并于各观察时间点切取组1和组2中段肌肉组织100毫克用 RT-PCR 方法进行α-actin cDNA 和 troponin cDNA 相对定量分析。结果大体观察:三组在伤后3天时差异不明显,伤后7天时组 3有2只兔局部伤口出现积脓。组织病理学检查:在伤后3、7、14和21天组1和组2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伤后第28天发现组1趾长伸肌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而组2仍有部分夹心坏死组织和炎症细胞浸润。组3在观察期间,肌组织进行性坏死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结果:伤后28天组1细胞结构较完整,核仁2-3个,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增大。提示细胞代谢旺盛,增生活跃。而组2和组3表现为细胞结构模糊,胞质内线粒体肿胀,电子密度减低,有许多脂肪变组织。在伤后 3、7和14天,组1和组2α-actin cDNA 相对定量无显著差异,但在伤后21天和28天,组1和组2 α-actin cDNA 相对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期间组1和组2 troponin cDNA 相对定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复合纳米银比单纯用纳米银材料更具有促进电损伤后肌组织修复作用。
- 【会议录名称】 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
- 【会议时间】2007-11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647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