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督教与近代华北社会文化变迁——以保定地区为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侯杰林绪武

【机构】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 通过对基督教在近代华北地区特别是保定地区传播的考察与分析,认为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间接传教方式,如办教育,创办教会初级小学、高级小学、中学及专门学校,来解决广大民众因贫困而不能入学的实际问题;办医院,为广大民众提供医疗救治,解决他们因贫穷不能正常看病的实际困难;参与社会赈灾等慈善事务,为灾民提供钱款和粮物,使一部分灾民度过灾荒而存活下来。这些活动适应了世俗社会的某些实际需要,迎合了中国民众功利的宗教心理,从而使部分民众逐渐改变了对基督教的认识,甚至加入了基督教。一些信仰基督教的中国知识分子,秉承基督教的宗教理念和精神,把传播近代社会文明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在这一地区做出过突出的贡献。而基督教于不断世俗化的过程中, 也在保定地区传播了近代社会文明,推动了近代社会文化的变迁,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促进了当地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改变着当地民众传统的信仰结构和社会风俗。这反映出世俗化是基督教在近代华北社会传播中不得不经历的历史过程,不如此就难以渗入当地社会,而一旦基督教开始了世俗化的历程之后,就不可避免会对近代华北社会文化的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

  • 【会议录名称】 宗教与民族(第叁辑)
  • 【会议时间】2004-12
  • 【分类号】B97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