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18F-FDG PET显像在垂体腺瘤诊断中的应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陶蔚任祖渊苏长保程欣王任直杨义马文斌

【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在垂体腺瘤影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术前行18F-FDG PET显像的垂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ACTH腺瘤9 例,PRL腺瘤9例,GH腺瘤5例,无功能腺瘤5例,TSH腺瘤1例,Rathke囊肿1例;垂体微腺瘤15例,大腺瘤11例,巨大腺瘤3例。30例患者均行18F-FDG PET脑显像检查,测量垂体腺瘤的标准摄取值(SUV),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SUV与垂体腺瘤类型、大小、激素水平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8 F—FDG PET显像中,垂体腺瘤表现为均匀的放射性摄取增高,与MRI和外科手术中发现的肿瘤位置相一致。1例Rathke囊肿在18F—FDG PET显像中表现为不摄取。在垂体大腺瘤和巨大腺瘤中,MRI和18F-FDG PET的检出率均为100%,而在15例垂体微腺瘤中,MRI检出11例(73.3%),18F—FDG PET检出12例(80%),两者相结合共检出14例(93.3%)。在9例ACTH腺瘤中,SUN随肿瘤的增大有升高的趋势,而与ACTH激素水平无关。在9例PRL腺瘤中,SUV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而随着PRL激素水平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在5例GH腺瘤和5例无功能腺瘤中, SUV与肿瘤大小和激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在各类型垂体腺瘤中,无功能腺瘤的SUV明显高于其他各类型垂体腺瘤,而其他各类型垂体腺瘤之间的SUV没有明显差异。29例垂体腺瘤均行经口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见鞍底硬膜、骨质被肿瘤破坏、肿瘤侵犯斜坡或蝶窦者5例,MRI显示肿瘤包绕海绵窦(Knosp分级为Ⅳ级)者2例,该7例患者的垂体腺瘤具有明显的侵袭性,这7例患者的SUV明显高于其他垂体腺瘤患者(P<0.001)。结论18F—FDG PET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垂体腺瘤, 与MRI相结合可以提高垂体微腺瘤的阳性发现率。肿瘤的FDG摄取(即SUV)与垂体腺瘤的大小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而与垂体腺瘤的类型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关系。肿瘤生长活跃、侵犯蝶窦、海绵窦和斜坡等周围结构者,其FDG摄取明显增高。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
  • 【会议时间】2005-11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R736.4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