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热应激对新生犊牛被动免疫影响的研究

STUD YES ON THE HEAT STRESS EFFECT ON PASSIVE IMMUNIZATION OF NEWBORN CALVE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陈志伟马燕芬魏晓兵

【Author】 CHEN Zhiwei, MA Yanfen, WEI Xiaobing ( Analysis & Testing Centre, Shandong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ZiBo 255049, China;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Animal Medicin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hhot 010018, China)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摘要】 <正>新生犊牛通过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但是关于热应激对初乳成分、新生犊牛被动免疫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对牛初乳成分、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是否有显著影响,并与非热应激温度生产条件下进行比较,同时尝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改进牛初乳中IgG含量测定方法。试验选用体重相近、产奶量相近、胎次相近(3~4胎)、分娩日期相近的非热应激生产条件(1~2月份,平均温度.10~C) 和热应激生产条件(7~8月份,平均温度-30℃)奶牛各7头。分别于母牛分娩后2、12、24、32、40、 48、56、64、72、96、120、144、168h收集乳样,用液氮冷冻,然后于-70℃的冰柜中冷冻保存,用以分析免疫指标和常规成分。试验犊牛为对应于采食母牛初乳的新生犊牛各7头,用于观察其体增重、发病率和死亡率情况,其中对4头新生犊牛采血用于免疫指标分析。分别于试验犊牛采食初乳2、12、 24、48、72、96、120、144h后从颈静脉采血5ml,分离血清,用以检测免疫指标、激素和血液成分。试验结果表明:(1)与琼脂双扩散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所需样品用量少等优点,其中回收率由88.89%提高到99.96%。(2)热应激奶牛初乳中168h内的蛋白质、IgG、非脂乳固体、密度、pH值;32h内的总干物质含量;32h后的乳糖含量均高于非热应激奶牛初乳相对应时间内的相对应成分;而168h内的脂肪含量、32h内的乳糖含量、32h后的总干物质含量均低于非热应激奶牛初乳相对应时间内的相对应成分;其中除2h内IgG、32h内蛋白质、32h后脂肪含量差异显著外 (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3)奶牛分娩后7d内,除乳糖、pH值外,其他各项指标均以产后2h为最高,初乳中总干物质、非脂乳固体、蛋白质、IgG、脂肪、乳糖、密度、pH值的变化都是在前24h内差异变化较为显著(P<0.05),72h后趋于平稳,到第5d时接近常乳水平,差异均不显著(P>0.05)。(4)非热应激奶牛哺乳犊牛血清中各成分含量在144h内均高于热应激奶牛哺乳犊牛血清中144h内的相对应成分,其中IgG、T3、T4差异变化显著(P<0.05),IgA、IgM、IGF-I和INS差异变化不显著(P>0.05)。上述试验结果说明,与非热应激相比,热应激会提高泌乳奶牛初乳中IgG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初乳中脂肪含量,此外,还降低新生犊牛血清IgG、T3、T4浓度,一定程度还影响其他被动免疫指标,但有关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热应激奶牛初乳新生犊牛被动免疫
【Key words】 Heat stressCowColostrumsNewborn calvesPassive immunization
  • 【会议录名称】 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6-10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珠海
  • 【分类号】S858.23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