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平昌县小流域不同径流区生态修复研究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院; 平昌县水土保持局;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
【摘要】 四川省平昌县是长江流域生态修复的试点县之一,生态修复区布设在“长治”工程竣工后治理程度较好的小流域内,主要采取封禁治理的措施,加强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本文选取不同海拔、坡度、坡向,不同林种配置和林分结构的四个径流区进行研究,通过对植被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等的计算分析,以及对土壤肥力的测定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径流区其土壤肥力也较高,表现为:群落总体物种多度顺序为:深溪沟>许家沟>涵水沟>国林沟,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深溪沟>许家沟>涵水沟>国林沟,特别是灌草类越多,土壤肥力越好,水土保持效益也越好;②生态修复措施后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g/kg以上,对水土保持起到积极的效果;③坡度低于15°的凹平坡地,乔木的物种多度低,有机质含量也低。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5-1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X171.1
- 【主办单位】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世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