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红池坝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群落特征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何丙辉王应清郑国词郝云庆李旭光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

【摘要】 从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角度对巫溪县红池坝地区炼山后飞播造林形成的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和飞播造林并未形成华山松(Pinus armandii)纯林,而是华山松与乡土阔叶树种构成的多种类型针阔混交林;种类繁多的乡土物种使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范围为2.305~3.145,生态优势度为0.063—0.151,均匀度为0.600-0.749;建群种华山松种群的天然更新不良,有逐渐被本地阔叶树种取代的趋势。说明在亚热带地区华山松不应作为惟一的造林树种,炼山也并非生态恢复的最佳手段,乡土树种应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会议录名称】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4-07
  • 【分类号】S157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