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 杨桂芳;
【机构】 湖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
【摘要】 目的为了给国内临床及病理医生诊断溃疡性结肠炎(ulcerous colitis,UC)及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提供经验和思路,回顾性分析荷兰Slotervaart医院UC病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部分临床资料。方法收集临床考虑经病理科证实的180例UC、106例CD病例的病理切片及部分临床资料。选用以下简洁易重复的病理组织学标准对每例进行评价:1.粘膜结构改变; 2.粘膜慢性炎症;3.粘膜急性炎症;4.粘膜上皮改变。病人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病变累及肠道的部位。结果 83%UC及69%CD病例出现粘膜结构紊乱,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90%UC及83%CD病例出现慢性炎症的改变,其中43%CD病例出现肉芽肿样小结而所有UC病例中未出现此改变。隐窝炎、隐窝脓肿及固有膜中性白细胞浸润在UC病例中的发生率高于在CD中的发生率(P<0.05)。75%UC病例及50%CD病例出现粘膜上皮损害。其中假幽门腺化生及裂隙状溃疡改变仅出现于CD病例。106例CD病例中 30例局限发生于回盲部,59例发生于并累及到胃肠道不同部位。180例UC病例中162例局限发生于结肠。结论肠镜活检病理诊断IBD(UC,CD) 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若病变局限于回盲部或胃肠道多部位累及,粘膜出现肉芽肿样小结、局灶间断性炎、假幽门腺化生等改变则倾向于CD 诊断;若病变局限于结肠,粘膜出现为弥漫一致性炎;出现明显的粘膜结构改变及粘膜上皮改变则更倾向于UC的诊断。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6-06
- 【会议地点】中国宁夏银川
- 【分类号】R574.6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