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槲皮素等28种中药成分对口腔内8种细菌及3种真菌抑制作用的筛选实验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甄蕾王小平周曾同李鸣宇张卫东

【机构】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摘要】 目的:测试28种中药有效成分对8种口腔常见致病细菌,3种常见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从中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并进行联合药敏实验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质粒消除实验,为抗菌中药有效成分用于口腔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做一些探讨。方法:选择28种有抗菌作用的中药的有效成分,以传统液体稀释法(直接观察)和MTT法进行药物敏感实验,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变形链球菌、伴放线嗜血杆菌(Aa)、牙龈紫质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及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液体棋盘稀释法进行联合药敏实验,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作为实验结果的判断依据。FIC<0.5表示两药有协同作用,FIC在0.5-1表明两药有相加作用,FIC在1-2表明两药是无关作用,FIC>2表明两药有拮抗作用。用松萝酸、槲皮素与常用化学消除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株进行抗生素耐药质粒消除实验,进行质粒DNA抽提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质粒消除率,观察松萝酸、槲皮素对耐药菌株质粒的影响。结果:28种中药有效成分对3种牙周细菌抑制作用不明显,对另5种口腔常见细菌及3种口腔常见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松萝酸和槲皮素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IC值分别在0.0156-0.0625mg/ml和0.03125-0.125mg/ml之间。联合药敏实验表明松萝酸、槲皮素两药联用有协同抑菌作用。MTT法所得MIC与传统液体稀释法所得MIC接近,结果直接客观,更容易读取。质粒消除实验表明松萝酸、槲皮素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质粒消除作用,且对耐药菌株的质粒消除率均高于十二烷基硫酸钠。结论:所选28种中药成分中,松萝酸和槲皮素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口腔细菌感染性疾病、口腔念珠菌病及相关疾病的念珠菌感染。同时松萝酸和槲皮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质粒均有消除作用,为临床治疗耐药金葡菌感染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会议录名称】 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4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R285
  • 【主办单位】上海市口腔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