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载脂蛋白A-I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构】 复旦大学药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摘要】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蛋白组分载脂蛋白A-I(ApoA-I)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改良的冷乙醇沉淀法,从血浆F-IV组分中提取纯化人血浆载脂蛋白A-I。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免疫印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蛋白。在乌拉坦麻醉条件下,夹闭SD大鼠双侧肾蒂,造成肾组织缺血,45分钟后,血管再通,建立肾缺血再灌注(I/R)模型。缺血前30分钟股静脉给予ApoA-I(25 mg/kg)或者生理盐水处理。再灌注6小时后,股静脉取血,测定血清肌酐、血尿素氮(BUN)、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1(IL-1)的含量。并取一部分大鼠的肾脏,测定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比活性,另取部分大鼠的肾脏做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同时取大鼠肾脏做免疫组化观察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情况。结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免疫印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蛋白为纯化的ApoA-I。对LPS(内毒素)激活的巨噬细胞细胞毒性抑制作用实验和LPS体外结合实验显示,制备得到的ApoA-I具有与天然野生型ApoA-I同样的生物学活性。实验结果表明ApoA-I能够显著降低I/R大鼠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缺血再灌注组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分别为172.78±19.15μM和18.43±2.96mM,而给药组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分别为114.56±7.30μM(p<0.01)和11.25±1.94mM(p<0.01)。同时,ApoA-I能够显著降低I/R大鼠血清中TNF-和IL-1的水平:缺血再灌注组中TNT-和IL-1的浓度分别为10.95±3.63pg/ml,355.00±52.62pg/ml,给药组中TNF-和IL-1的浓度分别为6.43±1.43 pg/ml(p<0.05)和208.75±37.76pg/ml(p<0.01)。另外,I/R大鼠肾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在给予ApoA-I后也分别从34.77±2.48nmol/克湿组织和6.14±0.58U/克湿组织相应地降到23.71±2.03nmol/克湿组织(p<0.01)和3.03±0.51U/克湿组织(p<0.01);而I/R大鼠肾组织SOD活性在给予ApoA-I后从59.38±15.86U/克湿组织升高到86.40±21.52 U/克湿组织(p<0.05)。大鼠肾脏免疫组化分析表明,再灌注6小时后,缺血再灌注组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量明显增加,ApoA-I治疗可明显降低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水平。P-selectin的表达也有同样的变化趋势。同时,组织病理分析也表明ApoA-I给药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肾组织损伤和炎症。结论:以上实验结果建议ApoA-I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医用价值。
- 【会议录名称】 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
- 【会议时间】2008-08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通
- 【分类号】R692
- 【主办单位】江苏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福建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山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江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