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黄土中不同替代指标纪录的地球轨道周期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郭正堂郝青振魏建晶乔彦松彭淑贞袁宝印安芷生刘东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摘要】 <正>由我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0-2.6Ma)、东部黄土高原的风成红黏土(2.6-8.0Ma)、西部黄土高原的晚中新世-上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3.5-7.1Ma)、中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6.2-22Ma)构成的中国风尘堆积是东亚和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记录,其中包含数百层古土壤。黄土与古土壤的交替出现反映了轨道尺度上的环境变化。本文以第四纪黄土为重点,讨论上述风尘堆积中不同气候替代指标记录的地球轨道周期特征,并探讨其在气候动力学上的意义。对第四纪黄土磁化率、化学风化指数及全岩粒度的谱分析表明,这些指标均反映了与同时代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大致相同的周期特征,但细节上有一定变化。这种特征是黄土-古土壤序列形成

  • 【会议录名称】 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5-10
  • 【会议地点】中国广西桂林
  • 【分类号】P532
  • 【主办单位】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