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土壤类型对棉铃虫蛹期成活的影响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杨燕涛杨慕林王东华朱明华

【机构】 江苏省通州市植保站

【摘要】 据观察,棉铃虫发生程度与土壤类型有关联,沙性土比重大的地方发生重,而粘性土比重大的地方发生就轻。由于棉铃虫在土壤中化蛹,因此土壤含水量及土壤的理化性状影响棉铃虫蛹的存活率。为验证以上观点,我们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土壤在不同含水状况下对棉铃虫化蛹及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质的土壤,入土3天后加水并保持恒定湿度,前期较干松的土壤,加水至40%-60%时,盐土中羽化率最高,潮土次之,水稻土中最低;前期较潮湿土壤,加水至80%时3种土壤中的羽化率差异较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幼虫入土以后加水并任其自然干燥,饱和含水量处理下,以入土后3-6天差异较大,羽化率以盐土中最高,潮土次之,水稻土最低;60%含水量处理,入土6天及以上水稻土中羽化率明显低于另外两种土,而盐土和潮土间的差异则不大。土质对棉铃虫羽化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蛹室和羽化通道的强度而起作用,在降雨条件下,羽化率以盐土中最高,潮土次之,水稻土中最低。

  • 【会议录名称】 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
  • 【会议时间】2004
  • 【分类号】S435.6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